兖州市颜店镇行政村地名数据统计表
|
标准名称 |
曾用名 |
别 名 |
行政隶 属关系 |
面 积 (亩) |
人 口 |
地理位置 |
驻地名称来历、沿革、含义 |
邮 编 |
|
1 2 3 |
颜店 刘胡 南阁 |
颜店 |
|
颜店镇 |
2162.8 1616.41833.4 |
928 746 1022 |
镇驻地 |
据传三国时曹操屯兵兖州,此处称魏阳镇,管七乡;唐朝时村镇东延,称延村店,“延”与“颜”同音,后讹为颜村店,简称颜店。本村镇是个较大的村镇,镇政府驻地,分颜店、刘胡、南阁三个村委会。 |
272108 |
|
4 |
后李宫 |
李三 |
|
颜店镇 |
3693.5 |
1423 |
镇西北部 |
据庙碑记载:明代嘉靖九年(1530),村内建庙宇一座,大殿“炳灵宫”,中塑“托塔天王”李靖象,村因得名李宫,后分为三村。本村处于最北部,故称后李宫。 |
272108 |
|
5 |
中李宫 |
李四 |
|
颜店镇 |
3599.3 |
1527 |
镇西北部 |
据庙碑记载:明代嘉靖九年(1530),村内建庙宇一座,大殿“炳灵宫”,中塑“托塔天王”李靖象,村因得名李宫,后分为三村。本村处于中部,故称中李宫。 |
272108 |
|
6 7 |
前李宫一 前李宫二 |
前李宫 |
|
颜店镇 |
3137.9 2415.7 |
1006 736 |
镇西北部 |
据庙碑记载:明代嘉靖九年(1530),村内建庙宇一座,大殿“炳灵宫”,中塑“托塔天王”李靖象,村因得名李宫,后分为三村。本村处于南部,故称前李宫。本村较大、又分成两个村委会。 |
272108 |
|
8 |
西孟家村 |
|
|
颜店镇 |
3593.2 |
1279 |
镇西北部 |
据传明代有齐、马两姓定居,当时称西柳村。后由邹县迁来孟轲的后裔,逐渐繁盛起来,村名改为孟家村。1980年地名普查时,因与泗庄乡孟家村重名,更名为西孟家村。 |
272108 |
|
9 |
大张村 |
|
|
颜店镇 |
4475.7 |
1651 |
镇西北部 |
据传此村原名西张柳。明燕王“靖难军”南下时,有一 官员张文喜(家在南京张家胡同),患病留住在此村,后落户定居。改村名为大张村。 |
272108 |
|
10 |
丁家郗村 |
|
|
颜店镇 |
4143.5 |
2060 |
镇北部 |
郗村极古老,包括五个自然村,原统称大郗村。相传汉朝即有此村,为郗姓巨族的田庄。自明初有丁姓人家迁居此村,曾一 度改名丁家村,后终因村老名古,又改称丁家郗村。 |
272108 |
|
11 |
赵家郗村 |
|
|
颜店镇 |
2003.5 |
1048 |
镇北部 |
郗村极古老,包括五个自然村,原统称大郗村。相传汉朝即有此村,为郗姓巨族的田庄。自明初有赵姓人家迁居此村,曾一 度改名赵家村,后终因村老名古,又改称赵家郗村。 |
272108 |
|
12 |
后郗村 |
|
|
颜店镇 |
2070.8 |
800 |
镇北部 |
郗村极古老,包括五个自然村,原统称大郗村。相传汉朝即有此村,为郗姓巨族的田庄。明朝以后陆续迁入赵、于郑等姓,村名曾分片叫赵家楼、柴家堂、郑家郗村、于家郗村。1948年因其地处北面,称后郗村。 |
272108 |
|
13 |
薛家郗村 |
|
|
颜店镇 |
666.3 |
290 |
镇北部 |
郗村极古老,包括五个自然村,原统称大郗村。相传汉朝即有此村,为郗姓巨族的田庄。自明初有薛姓迁此,以村内建了两座庙而称双庙村,后终因村老名古,又改称薛家郗村。 |
272108 |
|
14 15 16 17 |
陈街 窦街 曹街 前王 |
故县 |
|
颜店镇 |
1875 4185.4 2469.6 1564.9 |
818 1817 1036 750 |
镇东北部 |
本村是当地较大而古老的村庄。据清康熙十二年(1886)版《滋阳县志》记载:“故县在城西北二十五里为春秋负瑕邑遗址”。按负瑕既瑕丘。是今兖州市的古称。此村地处古乘丘城南,故得名故县。因村大分陈街、窦街、曹街、前王村委会。 |
272108 |
|
18 |
董村 |
|
|
颜店镇 |
184 |
183 |
镇西北部 |
据传此村建于明初。后来遭受大水灾,村被淹没。只剩一家懂姓,重建家园,村名懂家村。1980年因与泗庄乡懂家村重名,更名为董村。 |
272108 |
|
19 |
毛家村 |
|
|
颜店镇 |
2520.1 |
797 |
镇西偏北 |
传说明朝时候有一毛姓将领,曾带兵在此扎营屯垦,原村名称毛家营,后改称毛家村。 |
272108 |
|
20 |
蒿庙 |
|
|
颜店镇 |
3524 |
1394 |
镇西部 |
本村原有蒿姓,村名蒿家胡同。明弘治年间(1488—1505)建了“娘娘庙”一座,改称蒿家庙,后简为蒿庙。 |
272108 |
|
21 |
马家海 |
|
|
颜店镇 |
3232.2 |
1680 |
镇西偏北 |
此村在张刘村的前边,最初叫“前张刘”。相传明代燕王朱棣“靖难军”南下,路过此处,有一南京马姓人留居落户。后马家做了大官,家族繁盛;又因村内一大水塘,长年不干,俗传下与东海相通,村故得名为马家海。 |
272108 |
|
22 |
张刘村 |
|
|
颜店镇 |
4010.7 |
2104 |
镇北偏西 |
明朝以前,此村名耿王庄。据传元末连年战争,这一带死人很多,人烟几绝。洪武年间张姓从南京张家胡同,刘姓由山西,先后迁来此村落户,村因得名张刘村。 |
272108 |
|
23 |
仁里村 |
|
|
颜店镇 |
1000.7 |
387 |
镇西南部 |
本村始建于元朝,初名小屯,村内有元代所建“张氏宗族碑记”。后取《论语》“里仁为美”意,改称“仁里村”。 |
272108 |
|
24 |
前北肖 |
|
|
颜店镇 |
934.1 |
358 |
镇西南部 |
民间传说,宋朝时有肖红忠称王北国,此处是国界,南为宋境,北为肖境,故村名北肖。后分成南北二村、此村在南,称前北肖。 |
272108 |
|
25 |
马楼 |
|
|
颜店镇 |
1078.4 |
422 |
镇西南部 |
明代此村有马姓女甚美,被驻兖州的鲁王纳为王妃,马家自此大富,建了楼阁,村因名马家楼。此村因与当时店子街公社马家楼重名。1980年更名为马楼。 |
272108 |
|
26 |
杨庄 |
|
|
颜店镇 |
582.4 |
243 |
镇西部 |
杨姓于清末年由济宁杨村迁此最早建村,故村名杨家庄,后简为杨庄。 |
272108 |
|
27 |
后北肖 |
|
|
颜店镇 |
2212.1 |
945 |
镇西南部 |
宋朝时有肖红忠称王北国,此处是国界,南为宋境,北为肖境,故村名“北肖”。后分成南北二村,此村在北,称后北肖。 |
272108 |
|
28 |
史家村 |
|
|
颜店镇 |
2188.6 |
986 |
镇西偏南 |
本村建于元代。据传,元朝时有大将史天泽南征。他的先锋史冲病死葬在此地。史姓后人到此守墓,定居此村,因得名史家村。 |
272108 |
|
29 |
颜家村 |
|
|
颜店镇 |
2989.6 |
1528 |
镇东偏南 |
据传元朝以前此村名“崔范庄”。元代复圣颜子五十一代孙“五经博士”颜成死后葬此,其子孙在此聚族而居,故得名颜家村。 |
272108 |
|
30 |
后张海 |
|
|
颜店镇 |
985.3 |
389 |
镇西南部 |
相传清初此村有一张姓盐官,性好玩乐,在村内外遍挖坑塘,年节玩花船;他取海水制盐之意,故村名为张海。后分为二村。此村居北,故称后张海。 |
272108 |
|
31 |
前张海 |
|
|
颜店镇 |
770.2 |
300 |
镇西南部 |
相传清初此村有一张姓盐官,性好玩乐,在村内外遍挖坑塘,年节玩花船;他取海水制盐之意,故村名为张海。后分为二村。此村居南,称前张海。 |
272108 |
|
32 |
洪庙 |
|
|
颜店镇 |
2745.2 |
1303 |
镇南部 |
明崇祯年间(1628—1644),村西首建有一座关帝庙,红墙红门,村因而得名红庙,红与洪同音,后演讹为洪庙。 |
272108 |
|
33 |
西滋阳 |
|
|
颜店镇 |
1772.6 |
999 |
镇南部 |
本村原名小滋阳,群众传说,居民系明初由山西迁此,住大滋阳。后有部分人徒居此地,相对称小滋阳。因地处滋山西,后又改称为西滋阳。 |
272108 |
|
34 |
大滋阳 |
|
|
颜店镇 |
2387.4 |
1362 |
镇南部 |
本村因在滋山南面,故名滋阳,后分出一村名小滋阳,相对此村称大滋阳。据传系明初由山西迁民前来,始建此村。 |
272108 |
|
35 |
滋 山 |
|
|
颜店镇 |
1892 |
801 |
镇东偏南 |
此村原名岑蔚村,后因建了一座大寺院,名“洪佛寺,村名随之改称洪佛寺。据传明末清初,本村郑姓成为大地主,为图吉祥村名也随之改为洪福寺。解放后因靠近滋山改称滋山。 |
272108 |
|
36 |
前海 |
|
|
颜店镇 |
2655 |
1167 |
镇东南部 |
本村建于明初。因地势低洼,从前一遇大水,常年不干,象海一样。李姓居多,清朝时称李家海子。又因在关路口,李家街西村的南边,故名称前海。 |
272108 |
|
37 |
梁袁庄一 |
袁一 |
|
颜店镇 |
3360.2 |
1304 |
镇东偏北 |
此村较古老,相传始建于东汉末年,是当时鲁地豪强袁氏的“坞壁”。后经元末明初的动乱,村庄被毁,另有梁姓迁来居住,故称梁袁庄。该村较大,分两个村委会,称梁袁庄一。 |
272108 |
|
38 |
梁袁庄二 |
袁二 |
|
颜店镇 |
1574.3 |
693 |
镇东偏北 |
此村较古老,相传始建于东汉末年,是当时鲁地豪强袁氏的“坞壁”。后经元末明初的动乱,村庄被毁,另有梁姓迁来居住,故称梁袁庄。该村较大,分两个村委会,称梁袁庄一。 |
272108 |
|
39 |
孔家屯 |
|
|
颜店镇 |
5459.5 |
2132 |
镇东北部 |
据清康熙十一年(1672)版《滋阳县志》记载:此村明、清时称“孔宅屯堂”。但并无孔姓,是曲阜孔府的佃户村。《阙里志》载,凡经皇帝封赐给衍圣共府的村庄,均称“屯厂”,故名孔家屯。 |
272108 |
|
40 |
北王家屯 |
王屯 |
|
颜店镇 |
3047.3 |
1232 |
镇东偏北 |
据《阙里志》载,明、清两代皇帝封赐给曲阜衍圣共府土地两千顷,屯厂108个。本村即系孔府佃户村之一,因与新兖镇南王家屯相对,故称北王家屯。 |
272108 |
|
41 |
侯袁庄 |
袁三 |
|
颜店镇 |
2065.7 |
1064 |
镇东部 |
本村与梁袁庄、朱袁庄邻近,相传始建于东汉末年,是当时鲁地豪强袁氏的“坞壁”。后经元末明初的动乱,村庄被毁,另有侯姓迁来居住,故名侯袁庄。 |
272108 |
|
42 |
朱袁庄 |
袁四 |
|
颜店镇 |
1833 |
700 |
镇东部 |
本村与梁袁庄、朱袁庄邻近,相传始建于东汉末年,是当时鲁地豪强袁氏的“坞壁”。后经元末明初的动乱,村庄被毁,另有朱姓迁来居住,故名朱袁庄。 |
272108 |
|
43 |
天齐庙 |
|
|
颜店镇 |
3735.7 |
1555 |
镇东部 |
据清康熙十一年(1672)版《滋阳县志》记载:此村明代称杜家村,由杜家村、董家街两村合成。清朝时因村内原有“东岳天齐庙”,每年有庙会,故渐改村名为天齐庙,沿用至今。 |
272108 |
|
44 |
郭家楼 |
|
|
颜店镇 |
1988 |
785 |
镇东偏南 |
据1962年《郭氏家乘》记载:本村郭姓原系古“汶上世家”,明初迁来此村,建有楼房,故村名郭家楼。 |
272108 |
|
45 |
翟村一 |
翟村 |
|
颜店镇 |
1880.1 |
927 |
镇东偏南 |
此村历史悠久,村内原有僧纲寺,有元朝庙碑。最早翟姓是大户得名。明朝以后,翟姓衰落,臧、张等姓迁入,杂姓渐多,但村名仍沿用称翟村。该村较大,分三个村委会,称翟村一。 |
272108 |
|
46 |
翟村二 |
翟村 |
|
颜店镇 |
3606.4 |
1904 |
镇东偏南 |
此村是较大的村庄,历史悠久,村内原有僧纲寺,有元朝庙碑。最早翟姓是大户得名。明朝以后,翟姓衰落,臧、张等姓迁入,杂姓渐多,但村名仍沿用称翟村。该村较大,分三个村委会,称翟村二。 |
272108 |
|
47 |
翟村三 |
翟村 |
|
颜店镇 |
3385.7 |
1599 |
镇东南部 |
此村是较大的村庄,历史悠久,村内原有僧纲寺,有元朝庙碑。最早翟姓是大户得名。明朝以后,翟姓衰落,臧、张等姓迁入,杂姓渐多,但村名仍沿用称翟村。该村较大,分三个村委会,称翟村三。 |
272108 |
|
48 |
翟村四 |
翟村 |
|
颜店镇 |
3461.1 |
1775 |
镇东南部 |
同上 |
272108 |
|
49 |
坊上 |
|
|
颜店镇 |
1506.6 |
680 |
镇东南部 |
本村地处古漕河东岸堤防上。原称“防上”。因“防”与“坊”音近,沿改为坊上。 |
272108 |
|
50 |
胡家街 |
|
|
颜店镇 |
937.7 |
397 |
镇东南部 |
此处地势低洼,过去人烟稀少。据传清朝中期有济宁胡坑的胡姓贫民逃荒来此定居,始建此村,故名胡家街。 |
272108 |
|
51 |
屯头一 |
屯头 |
|
颜店镇 |
3892.9 |
1957 |
镇东南部 |
此村历史较悠久。据钟姓祖林墓碑记述,可推断唐代既有此村。相传明代本村周姓权势很大,管理周围的屯厂,各方面都享有特殊待遇,是为“众屯之首”,故村得名屯头。该村较大,分4个村委会,称屯头一。 |
272108 |
|
52 |
屯头二 |
屯头 |
|
颜店镇 |
3198.2 |
1427 |
镇东南部 |
此村历史较悠久。据钟姓祖林墓碑记述,可推断唐代既有此村。相传明代本村周姓权势很大,管理周围的屯厂,各方面都享有特殊待遇,是为“众屯之首”,故村得名屯头。该村较大,分4个村委会,称屯头二。 |
272108 |
|
53 |
屯头三 |
|